八仙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永乐大帝:朱标在线阅读 - 第153章 阅兵前夕

第153章 阅兵前夕

    奉天殿。

    朱元璋正襟危坐,面前的御案上,摆着一摞一摞的奏章,但是平时无比认真地老皇爷,今天却不时的斜视。

    一旁的朱标终于忍不住,开口说道,“爹,您总是看我做什么,我这病已经没事儿了,再说了,已经养了快一个月了,能有什么大事儿?”

    被发现的朱元璋,却没有丁点儿不好意思,带着几分关切的说道,“标儿,今天的奏章不多,你还是回东宫歇着去吧,在咱这儿歇息也行,有啥大事儿咱爷俩还能商量商量,一会儿你娘的小厨房做好了饭,一块儿去吃就得了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是真怕他的宝贝儿子累坏了,上次朱标昏迷的事情,哪怕至今他还心有余悸,特别是看到了秦晋二王之后,他心里是真的害怕!

    自己这几个嫡出儿子,只有老大聪明无比,是天生的皇者,老二就不必说,老三倒是有几分小聪明,但不是大智慧,老是这些日子,一直在东宫六率的军营里喊打喊杀,方步都是走的利索,马上功夫更是见长,天天嚷嚷着要封狼居胥!当个征北大将军倒是绰绰有余……

    朱标自顾自的摆弄着桌子上的奏章,头也不回的说道,“爹你不用担心,咱这身子骨,怎么也是上过战场的,还能怕那点儿小病?”

    不提这事儿还好,一提这事儿,老朱就满腔怒火,从宝座站起身来,来到了朱标的旁边,数落道,“你个兔崽子还好意思说?河南那回要不是看你一个兔崽子受伤了,老子非抽死你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一边说,一边从朱标的桌案上,顺走了几本奏章,又继续说道,“这打仗的时候,哪有一军主帅冲在最前面的?后背让人家剁了一刀,身上被人家拿锤子砸的青紫一片,这也就是你的铠甲结实,要不然你还有机会坐在这里跟咱嘴硬?”

    一提这事,朱标顿时有些不好意思,但还是伸手拿回了自己的奏章,坏笑着说道,“爹,您拿的这几本,可都是上海县码头和佐世堡的,儿子就算是让您批,你也不一定整的明白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顿时不服气,一把拿过奏章,翻看了起来,“你小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,这条陈军报,你爹我批过的,比你小子见过的都多,还我批不明白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一边说,一边顺手打开奏章,顿时看傻了眼,这满篇的符号,这正经字儿倒是没有几个,还有奇奇怪怪的格子。

    朱元璋说实话是真看不懂,但是又不愿意在儿子面前失了面子,只能强行看下去,朱标看在眼里,乐在心头,在一旁缓缓地说道,“爹,这种符号叫数字,简单易写,那奇奇怪怪的格子,叫表格,用它来统计账目,简直是一目了然……”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

    朱标详细的解释一遍,朱元璋听的也认真,不一会儿的功夫,朱元璋就学会了,他本来就聪明,脑子反应的也快,这点东西对于他来说还真不难。

    “这可真是个好法子!”

    朱元璋拿着奏章爱不释手,“这好房子如果传到户部那里,那群算账的不知道要多欢喜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倒是大方,“那好办啊,让户部派几个官吏,到上海县码头去学就得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点了点头,“那倒也是,这阅兵的日子就快到了,也快过年了……”

    这些日子各国的使臣,都已经到了应天,礼部简直忙得脚打后脑勺,毕竟他们要负责接待,安排食宿,各种各样的礼节,少一点儿也不行,毕竟这大国威仪在这里。

    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那朝鲜,除了使臣以外,他们竟然还让一个王子随行,虽然不是长子,但是也足以显示出他们对这次出使的重视。

    朱元璋顿了顿又说道,“朝鲜你那便宜丈人,还让一个王子随行,是他的第五个儿子,叫李芳远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撇了撇嘴,不屑的说道,“什么便宜丈人,朝鲜那块地,早晚要打的,最近这几年,铁岭卫频频传来消息,说那李家不老实,总是蚕食我大明土地!虽然都是一些无法耕种的荒地,但是他们没经过咱们天朝的同意,就在那里开坞建堡,简直是岂有此理!”

    朱元璋也知道自家儿子的性子,他惦记的事情,早晚都会办,知道阻拦也没有用,而且现在他也不阻拦了,以前他定下那几个不征之国,是怕后世子孙穷兵黩武,好大喜功,最后空空耗尽了大明的国力。

    但是朱标打的这几仗,就没有一次亏本,也就打南洋那一次,只拿回了几箱子没有用的宝石,但是那个地方,明年再去,就是一块无主之地,移民种田都行,在朱元璋的眼里,这就是大大的赚了,而且朱标说的那个巨大岛屿,朱元璋可从来都没有忘,他还想着用的南洋做桥头堡,到时候为船队提供补给,岂不美哉?

    朱元璋当下摆了摆手,笑着说道,“那是你的事,只要你不往战场上跑,怎么打都随你,反正你也不会做那赔钱的买卖,但是咱可说好了一点,这些使臣,你可不能随意吓唬,到时候都跑到咱这里哭诉,咱可没有空理他们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这是话里有话,在他的眼里,自家儿子毕竟是年轻气盛,又是个聪慧异常的天才,这种天才都有一个通病,那就是容易骄傲。

    如果这一次,朱标说了什么的话,让那些使臣感觉了出来,回到家中整军备战,到时候再打,那可要多死上好多儿郎。

    朱标也明白自家老爹的意思,微微一笑,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象牙小算盘,看着奏章上的表格,微微一算,便喜笑颜开的说道,“爹,佐世堡又拉回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,跟着李景隆和常升的船队一起回来!那吕复也跟着回来了,还说要送上神物……”

    朱元璋自然是眉开眼笑,狠狠的搓了搓自己的手掌,“这可真是个肥年,往年都是紧巴巴的,舍不得吃,舍不得喝,就怕明年打仗银子不够,今年可倒好,你小子是真能划拉,这个白银一船一船地往回拉!”

    朱元璋顿了顿又说道,“吕复?那个老郎中?他能有什么神物,他也就能鼓捣出那点缺德东西!”

    在朱元璋的心里,福寿膏那种东西怎么可能是自家儿子搞出来,一定是那姓吕的老郎中研究出来,这姓吕的都没有好货,好在是去了倭寇的地界,也算是人尽其用。

    朱标摆了摆手,笑笑没有接茬,而是开口说道,“不止这点银子,当时儿子还往窝岛上送了一船的棉花种子,这是一块儿回来的,还有将近二十几万斤的棉花,今年第一年种,种的不是太好,明年估计会更多一些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!”

    朱元璋听到这么多的棉花,比听到银子更加高兴,因为这银子花不出去都不如个铁疙瘩,但是是棉花,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好东西。

    大明的卫所军,穿的可大多数都是棉甲铁衬,外边的棉花经过千锤百炼,也会变得坚硬异常,上面再钉上铜铆,里面加上铁衬,才能保着兵士们在战场上活下来。

    朱元璋来到自己的御案前,从怀里郑重的掏出了一个小本子,这个小本子极其精致,在上面重重的画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标儿,咱怀里的这个小本子,才是咱大明真正的国库!”

    朱元璋一边说,一边把手里的小本子递给朱标。

    朱标接过来一看,好家伙,上面根本没有提多少银子,而是各地粮仓的具体储备,储备有多少套战甲刀枪,各地卫所兵可以征调出来的人数,棉花,火器,火药,具体存储在哪儿,守卫人员是谁。

    朱标连忙把小本子还给了朱元璋,这个小本子,简直就是大明朝无形的传国玉玺。

    朱元璋哈哈一笑,“没事儿,这些东西早晚是你的,现在看看也没什么,这次的阅兵都准备的怎么样,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爹帮忙的?”

    一提这事儿,朱标顿时信心十足,拍着胸脯说道,“爹你就放心吧,保证万无一失!”四王爷,的永乐大帝:朱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