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82
妍反复叮嘱,一旦有任何消息定要告诉她,温氏口上答应了,心中却叹气。直到温氏走了,甄妍神色才冷了下来,伏在枕头上痛哭一场。孟延年进来劝,甄妍擦了泪,心中冷笑。四妹出事,一直死死瞒着她这里,能知道这个消息,倒是亏了夫君的好表妹!那可真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儿!“阿妍,还不舒坦?”甄妍扯出一抹浅笑:“好多了。”甄三老爷一行人一路匆匆总算赶到了北河,指挥佥事古铭亲自领着他们去认人。第二百零七章重喜黑色棺椁下堆满了冰块,随着棺材盖打开,仿佛四周更寒凉了几分。古铭面色沉重:“甄三老爷,您看看吧。”他一直留在这里不走,一是不确定这棺中尸体到底是不是罗天珵,二是甄妙还没找到,就这么回去,万一错了,简直没法交代。想着那边两家定是会派人来的,这才干脆一边继续寻人,一边等着认尸。甄三老爷鼓足勇气看了一眼。“甄三老爷,是不是——”古铭话还未问完,就见甄三老爷扶着棺木狂吐起来。那尸体虽用冰镇着,也放了一段日子了,再加上还有人在旁边吐了,当下古铭整个人都不好了。甄焕和蒋宸忙把甄三老爷扶到一边去。古铭走过去,见甄三老爷吐的差不多了,再问:“甄三老爷——”甄三老爷抬头一看古铭,立刻想起刚才看到的情景,立马又干呕起来。古铭脸黑了一半,耐着性子还想再问,甄三老爷连连摆手:“等,等会儿,我现在一见着您,就想起刚才看到的了。”古铭脸抽得有点厉害。太侮辱人了,他和棺材里躺的那副尊荣,有半点相似吗?又等甄三老爷平复的差不多了,古铭勉强露出个令人牙疼的笑:“甄三老爷,您看那棺材里的是不是罗世子?”甄三老爷条件反射的想吐。才发现没什么可吐的了,强自镇定着拿帕子擦了擦嘴角,才道:“什么?你说棺材里的人是不是我女婿?”认真想了想。摇头。古铭也不知道是喜还是悲。虽说和罗世子明里暗里有点竞争吧,可那么一个青年俊才,里面躺的不是,说明还有活着的希望,这总是值得高兴的。可现在整个北河围场早就被翻遍了,连附近村落县城都开始寻找,至今还没寻到一点蛛丝马迹。那不是说,他归期遥不可及了。拖得久了,今上说不定还要治罪。古铭心里纠结着,刚想命人合上棺材,就听甄三老爷道:“抱歉。我刚才没看清。”卧槽!古铭铁青着脸转头,差点就骂出声来,强行压下火气问:“那三老爷刚才摇头——”“没看清,要点头?”甄三老爷很有些困惑。咔嚓,某人把拳头捏碎了,咬牙道:“三老爷说的是,没看清当然是摇头。只是,您没看清那还吐什么?”“我看到一张残缺不全的脸。”甄三老爷语气格外沉痛。那样的一张脸,难道还需要继续看下去才能吐吗?别开玩笑了!卧槽!古铭又想破口大骂了。要不是脸残缺。他需要巴巴等着人来认吗!啊?甄焕向前走了一步:“抱歉,我父亲赶路太久,身子有些不爽利。”古铭沉着脸。心中腹诽,身子不爽利?明明是脑子不爽利才对!“我来看看吧。”甄焕走过去,强忍着心中恐惧,仔细打量那具男尸。乍一看,身形别无二致,只得盯着脸猛瞧。蒋宸也走上前来。二人看了好一会儿。有些踟蹰。那脸型勉强还能看出来,和罗天珵亦是很像的。到底是不是。还真的说不好了。一看他们这反应,古铭就知道这是拿不定主意了,不由叹口气,看来还是要等国公府来人。好在转日,二郎和三郎就赶到了,一群人再去认,二郎掀开那人裤腿看了片刻,点头道:“不错,是我大哥。”这话一说,气氛就是一窒,甄焕沉声问:“罗二兄弟,你确认么?”二郎语气沉痛:“虽然不想承认,可事实如此,小时候大哥被狗追摔倒了,正磕在砖棱上,左腿膝盖落下一道半月形状的疤。”然后指给大家看。那男尸左腿膝盖果然有旧疤痕,不过因为腿上划痕不少,新伤把旧疤掩住了大半,勉强可以看出半月的一角。“既如此,那就请几位送罗世子回京吧。”“我大嫂她还没寻到吗?”二郎问。古铭摇头。“这不可能,罗世子和我表妹同骑一马,没道理寻到了一个,另一个不见半分踪影。”一直沉默的蒋宸忽然开口,语气坚定,“如果是跳马,我相信罗世子一定是护着表妹一起跳下来,那么他们就应该在一起。”古铭有些不忍,还是说了出来:“我们寻到时,正有几只野兽围着……”甄焕听得双目赤红:“古大人不必说了,总之舍妹生要见人死要见尸,否则我们是不会回去的。“蒋宸垂了眸,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。“三弟,你送大哥回京,我留下找大嫂。”“二哥,还是我留下,我身手比你好。”二郎看一眼古铭,才道:“别争了,听我的。有这么多官兵在,一个人的身手算得了什么。”事情定下来,三郎匆匆吃了个饭就往回赶。送行时兄弟二人一路缄默,临到分别,三郎才忍不住道:“二哥,那真的是大哥吗?”二郎挑了眉:“不是大哥是谁,身形脸庞和大哥一模一样,腿上那道疤痕你不也看见了。”三郎情绪低落下来,悻悻道:“是,我就是觉得,大哥怎么就这么去了呢。”二郎叹口气:“是啊,我也不明白。总之你要好好护送着大哥的遗体回京城,不得出任何差错,可记得了?”“二哥你放心吧,除了府里带来的护卫。古大人不是还派了不少人吗,能出什么差错。”那黑漆的棺材就在众人注视下被缓缓拉出了城。长公主府。重喜县主大步走进长公主寝室,脱掉了绣鞋赤脚走到床头。蹲了下来。“母亲,北河那边,可有消息。”朋友有难,